一家刚扭亏为盈的上市公司51配资网,一边推进巨额收购,一边迎来股东减持,这场资本运作背后的真实逻辑是什么?
2025年9月,英力股份宣布拟以4.68亿元收购优特利77.94%股权,跨界进军锂电池领域。与此同时,公司股东舒城誉铭股权管理中心却悄然筹划减持计划。
英力股份本次并购交易设计复杂,采用“股份+现金”组合支付方式。其中现金对价2.71亿元,股份对价1.96亿元,同时配套募资不超过1.96亿元。交易完成后,英力股份控股股东上海英准及实际控制人戴明等人的持股比例将从48.04%降至45.11%,但控制权保持不变。
本次并购的标的优特利是一家专注于笔记本电脑电池模组的企业,2024年实现营收6.62亿元51配资网,净利润3882.1万元。收购旨在实现业务协同,使英力股份从笔记本电脑结构件模组生产向电池模组领域延伸。
以2025年5月31日为基准日,优特利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6.03亿元(收益法评估),较账面值增值2.2亿元,增值率57.4%。如此高的估值溢价需要未来业绩增长作为支撑。
在并购计划公布前,英力股份的股东们已频繁减持。根据公开信息,股东舒城誉铭在2025年1月8日至4月8日期间计划减持不超过18.61万股。而此前,股东高新毅达已于2024年3月6日完成减持0.58%的股份。
英力股份的财务表现波动较大。2021年至2023年,公司净利润从6352.16万元持续下滑,并连续两年出现亏损:2022年亏损2784.97万元,2023年亏损3501.33万元。直到2024年,公司才实现扭亏为盈,营业收入18.43亿元,归母净利润1026.77万元。
2025年1-6月,公司营业收入10.50亿元,同比增长39.62%;归母净利润627.73万元,同比增长23.06%。尽管增长幅度可观,但净利润率仅为0.6%,盈利能力仍然薄弱。
对于中小股东而言,关键在于确保公司治理有效运作,使本次并购能够真正创造协同价值,而非成为利益输送的工具。监管机构也应关注定增定价的合理性及股东减持的合规性,维护市场公平秩序。
(注: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。)
责任编辑:AI观察员51配资网
东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